门式脚手架是建筑用脚手架中,应用最广的脚手架之一。由于主架呈'门'字型,所以称为门式或门型脚手架,也称鹰架或龙门架。这种脚手架主要由主框、横框、交叉斜撑、脚手板、可调底座等组成。门式脚手架由美国首先研制成功,它具有拆装简单、承载性能好、使用安全可靠等特点,发展速度很快。
到60年代,欧洲、日本等国家先后引进并发展了这种脚手架。
70年代以来,我国先后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引进门式脚手架体系,在一些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它不但能用作建筑施工的内外脚手架,又能用作楼板、梁模板 支架和移动式脚手架等,具用较多的功能,所以又称多功能脚手架。门式脚手架是美国在五十年代末首先研制成功的一种施工工具。由于它具有装拆简单、移动方 便、承载性好、使用安全可靠、经济效益好等优点,所以发展速度很快。至60年代初,欧洲、日本等国家先后应用并发展这类脚手架,在欧洲、日本等国家,门式脚手架的使用量最多,约占各类脚手架的50%左右,并且各国还建立了不少生产各种体系门式脚手架的专业公司。我国从70年代末开始,先后从日本、美国、英国等国家引进使用这类脚手架,在一些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应用,取得较好的效果。
到了80年代初,国内有一些和生产厂家开始仿制门式脚手架,直到1985年以后,已先后建立了10家 门式脚手架生产厂,门式脚手架在部分地区的施工工程中,开始大量推广应用,并且得到了广大施工单位的欢迎。但是,由于各厂的产品规格不同,质量标准不一 致,给施工单位使用和管理工作带来一定困难。同时,由于有些厂采用钢管的材质和规格不符合设计要求,门架的刚度小,重量大,运输和使用中易变形,加工精度 差,使用寿命短,以致严重影响了这项新技术的推广。
到了90年代,这种脚手架没有得到发展,在施工中应用反而越来越少,不少门式脚手架厂关闭或转产,只有少数加工质量好的单位继续生产。因此,有必要结合我国建筑特点,研制新型的门式脚架 [1] 。

防止事故编辑
(1)问题提出
90年代以来,一些地区多次发生脚手架、模板倒塌重大事故,给国家和人民生命财产造成很大损失。如1992年全国建筑施工中发生一次死亡3人以上重大死亡事故共31起,死亡156人,重伤34人,其中脚手架、模板倒塌造成的死亡达59人,重伤20人,分别占38%和59%。1993年脚手架、模板倒塌事故仍屡有发生,在福建、广东、重庆、株州、大连等地的施工工程中,连续发生由于模板支撑失稳,造成模板倒塌的重大事故,死亡19人,重伤10人。为了制止这类事故再度发生,建设部在1993年发布了'关于防止建筑施工模板倒塌事故的通知',对如何防止脚手架、模板倒塌事故提出了要求,还特别强调今后如再造成模板倒塌,特别是造成一次死亡3人以上事故的,除追究直接责任者外,还应按照有关规定追究有关领导的责任,并对企业给予停止承包工程,降低资质等处罚。
可是'通知'发布后,还有一些施工企业没有高度重视,脚手架、模板倒塌事故几乎每年都有发生。如1995年11月广东翁源县南门坪大桥施工中,模板支架失稳倒塌,造成5人死亡,6人受伤的重大事故;1996年12月广东韶关市坪乳公路白桥坑特大型桥施工中,支架发生过大弯曲变形,最终失稳倒塌,造成死亡32人,受伤59人的重大事故;1998年4月云南永善35m跨度石拱桥工程,由于拱模支撑失稳,模板倒塌,造成死亡人10人,重伤22人,造成14人的重大事故;1998年9月青海桥电某冷却塔施工中,模板支撑失稳全部倒塌,造成死亡4人,重伤10人,轻伤138人的重大事故。又如2000年10月南京电视台演播厅工程,也是由于脚手架失稳,模板倒塌,造成死亡6人,受伤35人。因此,如何防止脚手架、模板倒塌事故,是各地工企业应该高度重视的一个问题。
(2)事故原因
总的可以讲,造成脚手架,模板倒塌的主要原因是由于管理不善,模板和脚手架没有经过设计、计算,支撑系统强度不足,稳定性差而造成的。
1.材料问题
用作脚手架和模架的材料,主要是钢管和竹杆。按标准要求,用于扣件式脚手架的钢管应采用外径48mm,壁厚3.5mm的焊接普碳钢管。许多钢管生产厂家为了抢占市场,低价竞争,生产的钢管壁厚为3.0-3.2mm,与用户结算仍按壁厚3.5mm的理论重量计算,每吨钢管实际重量为860-920KG。由于钢管租赁是按长度计价,不是按重量计价,因此租赁单位还是愿意购买壁厚为3.0-3.2mm的低价钢管。但是,这种钢管的惯性矩损失10%左右,如果经过多年施工应用后,钢管锈蚀使壁厚减薄,钢管惯性矩还要减少,所以,今后这些钢管将是脚手架安全的隐患。
2.设计问题
脚手架和模架倒塌的主要原因是支撑失稳,由于许多施工企业在模板工程施工前,没有进行模板设计和刚度验算,只靠经验来进行支撑系统布置,使支撑系统的刚度和 稳定性考虑不足。另外,在模板支撑系统或脚手架设计计算时,其计算简图采用钢结构的铰接节点,各杆件交于一点,而钢管搭设是用扣件连接,钢管受力是偏 心荷载,因此,现场实际情况与设计计算有相当大的差距。还有的钢管材料锈蚀或磨损严重,有的局部弯曲或开焊等,使钢管实际受载能力减少很多,在现场管理不 严的情况下,极易发生模板支撑失稳现象。
(3)应用问题
有不少施工工地的技术负责人,没有对操作工人进行详细的安全技术交底,加上有些工人素质较差,难免发生应用问题。如有的模架倒塌事故是由于操作工人没有按设计要求设置剪力撑或纵横水平拉杆的间距,造成模架稳定性不足;有的事故是工人私自拆除外脚手架与建筑物之间的连接拉杆,导致脚手架整体倒塌;还有的事 故是在脚手架和模架上集中堆放建筑材料、预制构件或施工设备等,造成局部杆件超载失稳,引起整体倒塌。因此,施工现场管理混乱,操作人员没有严格按设计要求安装和拆除支撑,也是造成倒塌事故的重要原因。


